最近新綜藝《演員請就位》火了。(好俗爛的句式,好公正的評判)
其實在節(jié)目播出之前的先導片階段,就不斷有話題登熱搜榜。
10月11號,第一期剛出就是長達將近3個小時的內容,而且各種熱點討論更是不斷:
#陳凱歌講戲一針見血#、#郭敬明反駁李成儒#、#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說#、#郭敬明談校園霸凌#、#明道 有點看不起自己了#......
5個熱搜里面,4個說的是導演,不禁讓人懷疑,這哪里是演員請就位?這明明是導演請就位吧。
說起這次的四個導演,要不就是高精尖,要不就是爭議不斷,每個人都自帶看點。
你是角色,不是角兒
陳凱歌導演獲過多個國際大獎,不說別的,你一定知道他的《霸王別姬》,屬于導演界的大神。別說觀眾,就是對很多演員來說,也很少有人不想看陳凱歌導演現(xiàn)場導戲。
不走心,就走人
作為一個實力走心的女性導演,李少紅偏電視劇類別,她的《橘子紅了》、《大明宮詞》、《紅樓夢》作品也都是注重情感的類型。一句“不走心,就走人”更是看出導演嚴肅認真的工作態(tài)度。
無懼表演,表演無矩
我們都知道趙薇的“小燕子”和“依萍”兩個角色深入人心,而切換到導演的身份,她也有《致青春》。雖然沒有剛剛兩位導演有那么高的成就,但她是最接近演員的那一個,相信大家也對她的導演才華也會有所好奇。
趙薇又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,第一期一播出,趙薇的名言就上了熱搜,情商也被大家津津樂道。
演技才是顏值
郭敬明以青春校園小說而著名,作為導演也拍了幾部片子,但貌似都不行,備受爭議,一時間讓人懷疑,他怎么能跟陳凱歌和李少紅放在一起?
這種爭議讓他一開始就自帶話題敏感性。加之現(xiàn)場的郭敬明又很積極地評論跟表達,理論一套一套,瞬間讓人覺得他專業(yè)、利落又謙卑有禮。
實際上大家對他的看法也很兩極分化,有些人覺得他說話滴水不漏,被圈粉,有些人覺得他在用冠冕堂皇的理論詭辯,電影實踐很爛。
無論專業(yè)還是爭議,這四位導演有的德高望重,有的初出茅廬,有的嚴肅認真,有的寬容委婉,每個人都自帶看點:
陳凱歌、李少紅怎么導戲
趙薇怎么說話
郭敬明怎么掙扎(證明自己)
把導演帶進綜藝是一個新角度,對于演員和節(jié)目來說都非常銳利,有什么比真實上陣更具有刺激性跟沖突感的?
當現(xiàn)場被真實還原,其中導演與演員之間的立場沖突,導演之間的意見沖突,都來得更加自然。
相比以前《演員的誕生》等演員類節(jié)目所采用演員做導師的模式,評價者和被評價者都屬于演員的立場。演技雖然會被推到很高的熱度,但是卻沒有一個相對客觀的標尺。對大家來說,可能更想從鏡頭后面的把控人——導演的角度看到評判與觀點,尤其是像陳凱歌這樣的大咖。
而《演員請就位》把導演融進整個內容體系,機器實時拍攝,觀眾大屏觀看,還原最真實的劇組場景。導演對現(xiàn)場的把控,和對演員的調教真實而立竿見影,非常有看點。
陳凱歌導《海洋天堂》
在排練《海洋天堂》的時候,陳凱歌導演就現(xiàn)場改劇本,不僅為演員增大了發(fā)揮的空間,還進一步提升了劇情。讓不少網(wǎng)友感嘆導演的功力不凡。
同時導演之間的意見分歧,也會成為全新的看點。
每個導演有自己的特色,自己的觀點,自己的藝術審美和價值觀。表演又是一個極具主觀性與感性解讀的過程,導演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。
在已經(jīng)播出的兩集中,最明顯的分歧就是,包文婧演繹的《天下無賊》中的劉若英的角色中拿不拿表的問題,還有書桓的渣男化表演的問題。趙薇和李少紅與陳凱歌和郭敬明,呈現(xiàn)兩個不同的觀點方向。
每一個角度都能刷新不同的見解,是一種正向的沖突。
導演對《情深深雨蒙蒙》進行討論
在把導演與幕后推到鏡頭前的同時,導演成了相當分量的主角,演員有時候成了相對被動和被評價的那一個。因演員本身演技所呈現(xiàn)的比較表面的那部分激烈感和沖突感相對被弱化。
那么弱化了演技的沖突感,演員身上還有什么可挖掘的點呢?
從剛出場開始,按照戲齡分組,演員都是帶著標簽而來的。0-5年的第一組,5-10年的第二組,10-15年的第三組,乃至15年以上的。
這其中涵蓋了每個層級的掙扎,渴望證明自己的新人,作品紅人不紅的不甘者,努力找新方向的老演員,基礎薄弱的跨界者……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掙脫的標簽和跨過去的坎。
10歲演戲的牛駿峰,戲齡17年
演員變得更加立體和爭議。
你可能還會發(fā)現(xiàn)除了很多熟悉或不熟悉的新人演員,也不乏明道、鐘欣潼、炎亞綸這種大明星,和包文婧、李濱這些人至中年但很少在銀幕上見到的臉。
除了節(jié)目組的標簽,他們都有各自的執(zhí)念和困境:
明道是為了突破不能再演男主的職業(yè)困境:
不想被明道綁架
鐘欣潼為了彌補之前沒能出演《梅蘭芳》的遺憾 :
下一站 影后
包文婧想擺脫 “包貝爾老婆” 的標簽:
我只有一個職業(yè),是演員
每一個演員都赤裸地展示出自己的個性與痛點,每個人都有想要打破的標簽:
能把雕演好,也行呀!
不認識很正常,我是新人
去他 X 的顏值
那個擊劍的,其實會演戲
不紅的主持人,也能是個好演員
干掉少年蘇明玉
不想最早領盒飯
請欣賞一只笨鳥的先飛
導演們,請下手吧
演網(wǎng)劇就不配叫演員嗎?
撕下標簽脫層皮
我早就畢業(yè)了
市場沒法定義我
黑是一種保護色
不怕你笑話,我的夢是奧斯卡
被質疑好過被無視
沒打算紅
試著用認真打敗天賦
別看我,看我的角色
不是鮮肉,沒有流量
主持十年,逮著機會我就演
演別人,做自己
表演是種極限運動
給我光影,準我任性
只愛表演,不愛演
你才文藝!你們全家都文藝!
年齡小是我唯一的優(yōu)勢
告別少女時代
我已經(jīng)就位很久了
我不是龍?zhí)?,我就是“星女郎?/strong>
一步一個腳印,不慌不忙
不怕標簽,歡迎非議
我打算正經(jīng)演戲了
別提我姐!
一輩子等于別人幾輩子
我是游樂王子,但是“雨女無瓜”
好演員都是孤獨的
要在戲里活個夠!
拍戲十一年,今后請記得我!
還沒紅就過氣?我不服氣
我愿意打碎自己,重新再來
宥字讀“又”
想涅槃重生,所以前來受死
寧輸臺后不輸臺前
我不只是楊貴妃
不想死在17歲
一張張海報像一個個通向演員的窗口,能看到光彩亮麗后面的掙扎與不甘,也能讓大家看到一個更立體更現(xiàn)實的表演行業(yè)。
除了屏幕里戳演員的痛點,《演員請就位》還在屏幕外戳大家的痛點:
《演員請就位》不僅看透了演員,還看透了生活。節(jié)目組推出了線下全民試鏡活動,句句都是你的痛點。
演一個早睡早起的人
演一個愿意陪女朋友逛街的人
演一個周末不待在家的人
演一個跟自己也能玩一整天的人
演一個敢和老板說不的人
演一個會看國際新聞的人
演一個有自己節(jié)奏的人
演一個開得起玩笑的人
演一個情緒穩(wěn)定的人
演一個再忙也花時間打扮的人
演一個能接納自己虛榮的人
演一個不擔心自己變老的人
演一個牙咬碎了也不說放棄的人
演一個不懂就問的人
演一個隨手垃圾分類的人
演一個隨時能集中注意力的人
演一個能好好看完一本書的人
演一個能為自己的選擇買單的人
還不是這樣
先演成這樣
從導演到演員甚至到觀眾,從個性到掙扎,《演員請就位》挖掘了表演更深度的背后,表演生成的過程,表演從業(yè)者的掙扎。把最真實的場景呈現(xiàn)出來,展示不同性格的專業(yè)導演的才華與觀點,挖掘演員的真實人生處境,營造建立在表演的專業(yè)基礎上的沖突感與價值感。
相比較別有意味的剪輯,和割裂于節(jié)目的戲劇化噱頭,這種實力的碰撞與深度的挖掘更有能量。這樣的綜藝無需作妖,也自帶有價值的痛點與話題。
對于這部劇,你有什么話想說,評論區(qū)請開始你的表演。
成都原創(chuàng)內容,轉載請遵守規(guī)范
作者公眾號: 成都DIGITALING (ID: digitaling)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